週三社福-高教擴張下的教育不平等:一個研究的演變

中正社福
16 min readApr 27, 2023

2023.04.19

文章撰稿:蔡承宏、鄧宇君

主講人:顏詩耕助理教授(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暨研究所)

主持人:翁康容助理教授(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暨研究所)

本場次專題演講宣傳海報(王芷庭製作)

全球高等教育參與率在過去50年大幅增加,從1970年的10%提高至2020年的40%;在一些已開發國家中,高等教育參與率甚至趨近100%──包括家庭社會經濟背景劣勢的多數中學生都可期待繼續進入大專院校就讀。「教育翻轉不平等」在當前,經常被視為一種不證自明的常識,但真是如此嗎?在臺灣,已有許多研究與專書指出教育政策的發展看似更加多元與開放,這也應是表示弱勢家庭在教育上具有競爭的資本,但卻仍舊維繫社會(階級)不平等的產製(如駱明慶,2002、2018;藍佩嘉,2014、2019)──在本次社會福利專題討論(04月19日)中,我們邀請到本系新進的顏詩耕助理教授,透過2006年至2018年共五次的大型跨國教育資料庫,「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rogrammer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與我們分享「高教擴張下的教育不平等」,描繪全球高等教育擴張與家庭社經背景學習表現不平等的關係。

本次社福專題演講邀請到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暨研究所的新進教師,顏詩耕助理教授分享高教擴張下的教育不平等,以及其學習、研究歷程(王芷庭拍攝)

在這場演講中,詩耕老師從文化資本理論 (cultural capital theory)中經典的文化再製(cultural reproduction)與文化動員(cultural mobility)觀點出發,探究維繫家庭社經背景學習表現不平等的機制。在相關文獻中,可發現:社經背景不具優勢的家庭確實較以往,能投入更多資源,以提高子女的學習表現與競爭力,但其能運用資源的程度或幅度仍不及社經背景優勢的家庭,以致學習表現不平等在高教擴張的脈絡下繼續存在。以此為基礎,詩耕老師觀察不同類型家庭的資源效果如何隨高教擴張階段、隨家庭社經背景有所差別,進而捕捉文化再製與文化動員的動態特質,並指出不同類型的家庭資源如何在高教擴張的各個階段扮演不同角色,維繫學習表現不平等。

本次專題演講由中正社福系翁康容助理教授主持(王芷庭拍攝)

社會不均等?不平等?高教擴張作為催化劑

在演講之初,詩耕老師笑稱自己目前正「雙主修社會福利」──詩耕老師的研究領域涉及人口學中的人口遷移,以及階層與不平等的相關議題,特別聚焦於教育不平等的探討。作為中正社福的新進教師,詩耕老師的學術訓練背景主要以社會學為基礎,而跨領域的思考與自身的生命經驗,也讓其思考(高等)教育資源擴張下的教育不平等議題。

顏詩耕老師分享道其提出「高教擴張下的教育不平等」的這項研究,是從在美國求學時的教育社會學專題課程學期報告開始進行。這項研究的主要研究問題,在於家庭背景間學業表現不平等持續或擴大,與高等教育擴張的關聯性為何,以及這項關聯性背後的機制何以形成與運作。在研究對象的資格設定上,主要為15歲的學生──顏老師回推到自己15歲的角度來看,他是第一屆國中基測的考生,後來透過推甄上高中,高中又從第三類組轉往了第一類組,求學過程中就是且戰且走,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這也提醒我們──研究者的提問都可以來自自身的生活經驗。

但要使用何種資料來指出這樣的不平等樣態?擔任中研院歐美所黃敏雄研究員專任研究助理經驗讓詩耕老師開始接觸、且使用跨國大型教育資料。詩耕老師指出,以國際的資料來看,跨國高等教育粗入學率(1970年-2020年)的長期趨勢,1970年入學率為10%,到了2020年已經成長到了40%,足足擴張了4倍。單看台灣的資料,高等教育擴張的趨勢則更為明顯,從1976年的15%成長到2020年的90%,成長了大約6倍。美國跟英國也具備相似的趨勢,加入其他國家的資料也可以看出明顯的高等教育擴張,其差別只是擴張的速度有所不同。然而,高教體系與參與機會的擴張,並不意味著社會階層的不平等被打破。

雖如Chmielewski(2019)在比較了不同國家間的差異後,指出家庭背景間學業表現不平等趨勢與高教擴張的關係並不顯著,但在其研究當中,調查標的是學生讀大學的期望,而非學生就讀大學的比例──在統計分析的技術中,期望與實際就讀兩者之間存在誤差空間,與此同時,該研究也並未探討不顯著關係背後的運作機制。詩耕老師接續指出許多研究都已指出「學業表現持續不平等」與高教擴張間存在某種互動機制。

詩耕老師指出,如Alon(2009)嘗試將家庭背景間教育不平等與高教擴張之間的背後連動機制納入討論,指出高教擴張的趨勢衍生出高聲望大學競爭越發激烈的現象,其中學校為具備競爭力而採取了「排除」(exclusion)機制,藉由標準化測驗成績(學業表現)來做初步篩選,而家庭方面則衍生出「適應」(adaptation)機制,也就是背景較優渥的家庭有能力投入更多資源提高子女學業表現以在高教擴張趨勢中持續維繫自身社經地位與階級。在這項研究中,雖明確提出不平等維繫的背後機制,但卻較著重於排除機制而並未真正測量適應機制;在Bastedo & Jaquette(2011)的研究中,持續肯認了高教擴張的同時也是家庭「教育軍備賽」的觀點,指出不同家庭背景都較以往投入較多教育資源,但仍可發現高社經背景的家庭投入更多。整體而言,我們仍可發現這些連動的機制/關係仍未被具體釐清與勾勒,於是詩耕老師引入文化資本理論,連結家庭與教育資源的交織動員,構織教育不平等的關係網絡。

再探文化資本:個人、家庭與體制的相互交織及資本動員

文化資本(cultural capital)概念最早是由法國社會學家Pierre Bourdieu具體提出,並作為連結家庭活動與教育系統的機制(Bourdieu, 1977; Bourdieu & Passeron, 1977),其中,Bourdieu(1986)指出文化資本將以三種形式存在:具體的狀態(embodied state)、客觀的狀態(objectified state)與體制的狀態(institutionalized state)──教育體制/制度化的狀態經常作為文化資本取得的形式──於是,Bourdieu的文化資本概念偏向且強調個體學歷對個人發展的重要性(引自程航、吳明儒,2019)。但從高雅文化的參與到家庭學習環境、資源及活動 (Breinholt & Jæger , 2018; Farkas , 2003; Kinston ,2001; Lareau & Weininger , 2003; Sikora et al. , 2019),我們要如何驗證這些文化資本累積的過程對教育表現是否有直接的影響?

累積文化資本所需資源,需要時間(Goldthorpe, 2007),並且家庭背景優渥者的教育活動也更為全面(Lareau , 2003),他們會教導子女如何去應對他人的問題,或者日常行為就潛移默化的影響子女的學習。但如何從理論概念轉向可具體測量、檢驗的分析架構?詩耕老師一方面指出近年的相關研究可能會以「家中藏書數量」、「藏書類型」等指標來衡量家庭背景,另外,「文化資本模型」(cultural capital model)也被提出。

文化資本模型共有三組假設(DiMaggio ,1982; De Graaf et al. ,2000; Evans et al. ,2010),包括:1) 家庭學習環境/資源直接影響學業表現/教育取得,是家庭學習環境/資源能在教育系統中直接獲得回報;2) 家庭背景影響家庭學習環境/資源,再進一步影響學業表現/教育取得,是用家庭學習環境/資源解釋家庭背景間學業表現差距;以及3) 家庭背景與家庭學習環境/資源交互運作後影響學業表現/教育取得。

詩耕老師指出在這三組假設中,我們主要關注後兩組。從第二組假設出發,若具有解釋力強,可說明差距主要來自家庭學習環境/資源的差別,促成「文化再製 」(cultural reproduction);反之,若是較弱解釋力,則指向家庭學習環境/資源可能具有額外效果,是藉由文化動員(cultural mobility)的方式促進學習表現。延伸至第三組假設,我們則可理解為:高社經背景家庭透過文化再製的方式達成社會階層的維繫,而低社經背景家庭則透過文化動員讓子女在教育上取得較佳表現。但隨著全球化與高教快速擴張的社會條件被彰顯,詩耕老師嘗試修正文化資本模型。

顏老師在文化資本模型中加入了高教參與率的變項,並提出四項研究問題,包括:1)家庭背景學業表現差距是否隨高教擴張持續或增加?2)家庭學習環境/資源對學業表現的效果是否隨高教擴張提高?3)家庭學習環境/資源中介家庭背景 — 學業表現的程度是否隨高教擴張提高?4)家庭學習環境/資源對家庭背景優勢的額外效果是否隨高教擴張提高?研究設計則是透過測量家庭教育資源、文化資源,控制性別、年齡、學制、是否為移民、家長教育程度、國家GDP、國家經濟不平等程度(top 10% income share)、國家高等教育粗入學率成長率、國家或年度固定效果(fixed effects)(Schneider et al. , 2018),取樣43個國家、1,452,098名學生進行研究。

這項研究的結果發現家庭背景學業表現差距會隨高教擴張擴大,但當高教擴張到70%後,教育資源、文化資源對家庭背景學業表現差距的解釋例會下降,其中,文化資源的影響將會比教育資源更高。當高等教育擴張較低時,高社經地位者提供教育資源會產生文化再製,對於提升學業表現有較佳的效果;當高等教育擴張達到60–80%左右時,高社經地位提供教育資源的效益就會被中低社經地位者超越,某種程度上可以視為文化再製到文化動員的過程。整體而言,文化資源對高社經地位家庭一直都有正面的影響,隨高等教育擴張,高社經地位在文化資源中所獲得的額外效果會降低,文化再製的效果會漸減,體現了文化資本模型的動態特質。

本系退休的王德睦教授也一同參與(王芷庭攝)

初試啼聲:繼續在學術志業向前衝

這場專題演講由社福所翁康容助理教授主持,本系多位老師出席、參與,包括修課學生實體聆聽、亦也開放系友遠距參與,互動相當熱烈。

在演講的下半段,詩耕老師也指出自身對於家庭背景間學業表現不平等持續或擴大與高等教育擴張的關聯性、以及背後機制的相關探究,從最初2018年的教育社會學專題學期報告、2019年RC28(社會分層與流動委員會)研討會,同年投稿Sociology of Education被拒絕接受,直到2022年SSSA(西南社會科學協會)研討會報告與投稿Research in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Mobility,是歷經了多次模型修改、投稿失敗與學術社群的分享,而發展成目前更加完整的模型架構──以文化資本為研究策略,探詢教育與文化資源對家庭背景間教育表現的影響──這也提醒演講聽眾:研究並非一蹴可及,但努力總會有成果。

在演講的最後,詩耕老師也以「你們15歲的自己如何看待現在的自己?」,向大家提問──學術/研究室生活將如何作為生命的一部份──這個問題值得所有從事學術志業的人在未來的每一天好好思考。

專題演講後,參與的老師、同學與顏詩耕助理教授合影(王芷庭攝)

海報製作:王芷庭

照片攝影:王芷庭

行政業務:陳佩吟

統籌策劃:郭惠瑜、王舒芸、鄭清霞

參考書目

劉若英(2010)〈繼續-給15歲的自己〉,收錄於「在一起」專輯,相信音樂發行。

駱明慶(2016),誰是台大學生?(2001–2014)──多元入學的影響,經濟論文叢刊,46(1),47–95。

駱明慶(2002),誰是台大學生?──性別、省籍和城鄉差異,經濟論文叢刊, 30(1),113–147。

藍佩嘉(2019),拚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春山出版。

藍佩嘉(2014),做父母、做階級:親職敘事、教養實作與階級不平等,台灣社會學,27,97–140。

程航、吳明儒(2019),文化資本透過社會資本中介影響地方發展的研究-以新港鄉為例,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9(2),161–211。

Alon, S. (2009). The evolution of class ine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Competition, exclusion, and adapta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74(5), 731–755.

Bastedo, M. N., & Jaquette, O. (2011). Running in place: Low-income students and the dynamics of higher education stratification.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 33(3), 318–39.

Bourdieu, P. (1977).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 & Passeron, J.-C. (1977). Education, society and culture. Sage Publications.

Breinholt, A., & Jæger, M. M. (2018). How does cultural capital affect educational performance: Signals or skills?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71(1), 28–46.

Chmielewski, A. K. (2019). The global increase in the socioeconomic achievement gap, 1964 to 2015.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84(3), 517–44.

De Graaf, N. D., De Graaf, P. M., & Kraaykamp, G. (2000). Parental cultural capital and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 the Netherlands: A refinement of the cultural capital perspectiv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73(2), 92–111.

DiMaggio, P. (1982). Cultural capital and school success: The impact of status culture participation on the grades of U.S. high school student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7(2), 189–201.

Evans, M.D.R., Kelly, J., Sikora, J., & Treiman, D. J. (2010). Family scholarly culture and educational success: Books and schooling in 27 nations. Research in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Mobility, 28, 171–197.

Farkas, G. (2003). Cognitive skills and noncognitive traits and behaviors in stratification processe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9, 541–562.

Goldthorpe, J. H. (2007). Cultural capital: Some critical observations. Sociologica, 2, 1–23.

Kingston, P. W. (2001). The unfulfilled promise of cultural capital theory. Sociology of Education, 74, 88–89.

Lareau, A. (2003). Unequal childhoods: Class, race and family lif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areau, A., & Weininger, E. B. (2003). Cultural capital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A critical assessment. Theory and Society, 32(5/6), 567–606.

Schneider, D., Hastings, O. P., & LaBriola, J. (2018). Income Inequality and Class Divides in Parental Investment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83(3), 475–507.

Sikora, J., Evans, M.D.R., Kelly, J. (2019). Scholarly culture: How books in adolescence enhance adult literacy, numeracy and technology skills in 31 societies.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77, 1–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