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社福─與獅/師共舞-研究新手青紅燈

中正社福
Apr 14, 2024

2024.03.13

文章撰稿:蔡承宏、鄧宇君

主講人:阮曉眉副教授(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暨研究所)

主持人:陳芳珮教授(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暨研究所)

研究生的生活煩惱中,占比最大的,不外乎是到底多久才能取得學位。然而,其中最重要的「論文」關卡,從來就不是文獻唸一唸、訪談做一做,資料稍微做個開放式編碼,就會直接邁向美好的康莊大道──研究生們都會經過一些難熬的夜晚,找不到指導教授、文獻唸完一批又湧進新的貨源,而論文始終無法順產。在本次社會福利專題演講(03月13日)中,本系阮曉眉副教授以「與獅/師共舞-研究新手青紅燈」為題,與我們分享其自身的學思經歷、研究議題的發想與論文寫作,以及研究(生)新手的求生法則。

本場次專題演講宣傳海報(黃珮茹製作)

「曉眉老師很厲害的是可以在很多日常談論當中,提到社會學的想像(sociological imagination)」,本場演講主持的陳芳珮老師開場即連結到曉眉老師的學術背景:德國慕尼黑大學社會學博士,專研於德國社會學家魯曼(Niklas Luhmann)的系統理論,研究領域涵蓋社會理論、安寧療護和醫療社會學,近期則拓展至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的社會學分析與福利沙文主義的探討。近年在系所開設的課程,包括大學部的社會學、社會不均,碩博士班的社會福利理論及科技、照顧與福利,相關學術著作刊登於《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與《國家發展研究》等重要期刊。

本次專題演講由中正社福系陳芳珮教授主持(黃珮茹拍攝)

在演講之初,曉眉老師便破題道這是一場基於升等通過的「義務演講」,卻也同時是一個重新認識自己的契機:二階觀察(second-order observation)的視角。

本次社福專題演講邀請到本系阮曉眉副教授分享自身學思歷程與研究經驗(黃珮茹拍攝)

曉眉老師引述卞之琳(1935)詩作〈斷章〉,「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以說明這場演講對自身的意義,是「去認識自己、去研究已經生活或做過研究過的自己」。二階觀察的發生,是佇足於和一階觀察者不同的位置,這也意味著當立足點的差異將會影響行動者所見的世界圖像──而此並無優劣順序的排列,而是如Max Waber所言的「免於價值判斷的自由」(Werturteilsfreiheit)。

顧忠華(2014)曾指出社會學作為一門「文化科學」(Kulturwissenschaft),本就有透過「價值討論」(Wertdiskussion)追問社會現象和歷史事件之「文化意義」(Kulturbedeutung)的任務;「每一種價值選擇都應該是可以被拿出來討論的,能夠彰顯你個人的獨特性的,就在於你個人的選擇」,曉眉老師也強調每個人都應該要不斷地去進行二階思考,從中去作出選擇──無論是我們的生活、論文也都存在著你的價值選擇──實踐二階觀察與思考,我們必須抱持開放的態度與拒絕二元對立的劃分方式,進而在觀察與檢驗的過程中,看見所謂的真實、客觀都並非如此理所當然與隨意的,而有不同的角度可以讓我們發覺不同的觀點。

於是,曉眉老師嘗試從二階觀察的進路,回顧過去的研究。包括在博士論文中,以理論式分析探討高夫曼與魯曼對人類圖像的觀點,逐步擴張為〈主體的退隱與復出:論魯曼的人類圖像〉、〈安寧療護:從魯曼理論觀察自主善終的展演與實踐〉,並轉向〈全球化下的民粹政黨與非典型政治人物崛起的比較分析-全球化、不確定性與民粹政黨及非典型政治人物的關係〉、〈福利沙文主義的興起與影響〉,以及跨校合作的〈台灣與俄國健康照護系統中的人工智能與人機關係:一個比較研究〉,曉眉老師始終都在找尋當代的個體主體性圖像:

「魯曼很重要的觀點是看到世界中的弔詭跟矛盾,其實這個社會就是充滿了弔詭跟矛盾。就如人類在不同領域當中到底要怎麼展現自我?我們既要做自己、卻又要去主體化。而AI的導入趨勢對人類來說,是失去了主體性,可是在魯曼的觀點中,人們之間的互動本來就不是由人的主體性或自主性來驅動或引導。」

在個體主體性之外,曉眉老師的研究關懷也企圖挑戰理性人的觀點:

「安寧療護的醫療處遇當中,自主決策的趨勢是強調讓個人可以為自己的醫療行為作出行動,但是很多決策是在一段關係當中考量到很多不同的面向。有時候做出決策的並不是當事人,有可能是關係人(父母、家屬等等),但當醫師提出眾多選擇時,在資訊不對等且恐懼的情緒下,關係人可能沒辦法理智的去做出選擇。因此醫療的自主決策可能不僅僅是當事人或關係人自主決定的,同時也會牽扯到感情、依賴等等的影響。」

藉由這些研究軌跡的回顧,曉眉老師接續指出學術作為一種志業(Wissenschaft als Beruf)──在Weber於1917年受邀在慕尼黑大學向大學生發表的演講中,面對大學高等教育的專業化、技術化、企業化趨勢,提出學術作為精神的志業,而潛心於此的工作者對於學術,應是「陶醉」、「熱情」、「壯志」,乃至從事學術工作的召喚(錢永祥譯,1991);曉眉老師指出個人確實如前述的價值選擇,基於不同的原因、呼喚而踏進學術研究的殿堂(研究所),然而也必須有著獻身於事務的熱情,「寫論文是需要熱誠的一件事情,人生中所有事情都應該要投入熱誠」。於是,我們該如何與學術共舞?曉眉老師提出幾項建議:

1. 我們需要累積人生旅程的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同儕之間的相互觀察也是二階觀察中重要的體現,相互檢視、相互支持才能從更多不同的角度中切入,得到新的思考模式與觀點。

2. 需要有與師/獅共舞的勇氣:亞洲學生可能對老師都有天然(內建)的敬畏,因此經常將發展學術能力的期待放置在指導教授身上,但我們都應該要成長為自己負責。具體舉例,是善盡預備指導討論內容的責任,而非期待教授會直接提供題目。

3. 「努力」有門路、捷徑,也必須注意倫理:市面上有許多資深學者撰寫的學術研究類型工作書,而身處AI世代,也有著更多的數位工具可以協助我們整理文獻資料與撰寫論文。與此同時,曉眉老師也提醒我們必須注意學術研究的倫理議題,尤其是關於抄襲。

4. 以規律回應學術研究的召喚:曉眉老師引述村上春樹(2015/2016)《身為職業小說家》,指出面對論文,我們要有堅持下去的熱誠,保持規律的生活,每天寫一點點,積少成多,最終就會有成果。

這場專題演講由中正社福所陳芳珮教授主持,本系多位老師出席、參與,包括修課學生實體聆聽、亦也開放系友遠距參與,互動相當熱烈。

在演講的尾聲,曉眉老師提及研究的路上也許會遇到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的時候,而面對這樣的挫折,是每位學術工作者必經、也常見的事情──但不要挫折與氣餒──尤其,我們需要知道學術研究的路途是結伴的路程,你身邊的同儕就是你最好的社會資本。於是,研究的路上需要有結伴同行的同儕,同學、學長姐都會是你研究路上的力量,不一定是一些實質的意見,或許是一些精神上的支持,直到你寫出一本論文的時候,他們都是相伴一路最寶貴的資產。

專題演講後,參與的老師、同學合影(黃珮茹攝)

海報製作、照片攝影:黃珮茹

行政業務:陳佩吟

統籌策劃:劉豐佾、郭惠瑜、李妙純

參考書目

顧忠華(2014/05/13),〈讀社會學所學何事?論社會學者的價值自由與價值關聯〉,刊登於巷仔口社會學,瀏覽網址:https://twstreetcorner.org/2014/05/13/kuchunghwa/,瀏覽日期:2024/04/01。

Max Weber著,錢永祥編譯(1991【1918】),〈學術作為一種志業〉,收錄於《學術與政治:韋伯選集I》,頁131–16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