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社福-翻轉「獨老」,獨居長者樣貌之淺談

中正社福
Nov 2, 2021

--

文字記錄:陳祈瑋、鄭偉銘

2021.10.20

主講人:陳柯玫 助理教授(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

主持人:施啟堯 助理教授(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

近年對於人口結構轉變的討論,多集中在人口老化的議題上。其中,獨居長者的需求也持續被關注,而目前多以緊急救援與社區關懷等措施關懷獨居長者。但事實上,獨居長者有許多的樣貌,則是在人們的想像之外。本次社會福利專題「傳承系列」第二場(10/20),安排今年就任於中正社會福利學系的陳柯玫老師,分享她在屏東科技大學就職時,對於社區獨居長者的關懷研究,希望能翻轉了人們對獨居長者的想像。

柯玫老師畢業於中正社福系博士班,於2016年擔任中正高齡中心的助理,2017至2021則任職屏東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也在2020至2021間擔任學生諮商中心主任,長期擔任社會福利學刊編輯。2021年9月則返回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擔任教職。

研究的緣起,是體驗到獨居的孤單

對於獨居長者的研究,起源自柯玫老師於屏東科技大學的關懷,並且與自身懷孕經驗有關。老師表示,在屏東任職的那些年,正好是第二胎的懷孕期間,但因工作關係是獨自生活,與先生成為假日才會見面的夫妻。因此,自己也成為某種意義上的獨居者。

原本也習慣一個人的生活,但因為懷孕加上曾有摔倒的經驗,讓自己意識到獨居經驗的殊異性。於是,才開始將居住地址或一些個人資訊透露給助理與同學,希望在特殊狀況時,能夠尋求生活支援。

「體驗到一個人的生活,在出意外時是非常地孤單。」老師說到

獨居的想像,從這裡開始

首先,柯玫老師提醒我們破除對獨居的迷思。獨居,不是只有老人,而是一件時常發生的事情。究竟哪裡有最多獨居人口?哪些人獨居?為甚麼選擇獨居?老年人口增加,獨居長者又有哪些特徵?都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的部分。

全球獨居的人口,從1960到2018年逐年增長,其中單身家戶是最多的獨居型態;獨居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北美洲、歐陸與北歐國家,南半球則是澳洲跟紐西蘭,都是經濟水平較高的地方。滿值得一提的是,全球單人家戶比率最高的是德國,佔總人口的40%,至於比率排名第五的是美國,佔總人口的28%。

另外,近年來雙人家戶比例的逐年攀升,意味著更多人家戶的減少,平均家戶規模也降到2人以下,如瑞典的平均家戶只有1.5人。當雙人家戶比例的上升緩於單身家戶時,將意味著不婚生的伴侶成為常態。其中,男性單身家戶以年輕人口佔比較多,且增長迅速;而女性單身家戶則多為高齡者。

美國、日本與台灣的獨居現況

美國目前面臨家庭數量快速增加,但家戶規模日益萎縮。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普查將家戶區分成有血緣關係的家戶,或僅是朋友同住的非血緣家戶二種;前者組成比例下滑,後者則逐漸上升;另外,有小孩的家戶的比例也下降,意味著單人家戶變多,且主要構成是女性。

因此,美國大多數是獨居型態,尤其年輕人大多獨居或與朋友同住;老年人口的主要由已婚沒有子女(44%)和單人戶(42%)所組成;在亞洲地區,日本單身者獨居比例最高,台灣則排名第四。近十年來,全球單身戶數增長近一半,主因為亞太地區的單人家戶快速成長,這也形成新興單身消費型態,如單人火鍋、唱卡拉OK等。

在台灣,2001年有六百多萬戶單身家戶,2020年則攀升至八百多萬;同時,核心家庭逐漸減少,由單人、伴侶或夫婦家庭組成的比例則在上升。至於僅有長者的家戶,於2021年戶數為60萬戶,其中僅一人獨居者佔近七至八成;按區域來看,老年人多集中在六都,近年增長最快為台南市。按照學界的推估,男性單身戶增長會減緩,女性家戶則增長較多。

目前,在已開發國家,單身經濟日益盛行,整體家戶規模面臨萎縮,單人家戶逐步增加,且大多為高齡者並以女性為主,集中在經濟水平較高地區。因此,獨居已成為常態。

為甚麼獨居人口增加?

居住安排與國家經濟發展有關,而居住安排可視為一種選擇。GDP雖然與單人戶的比例有正相關,但許多國家也不完全一樣,這背後也意味著受到文化因素與區域差異所影響。

但基本上,經濟發展越好的國家,個人越能承擔起獨居選擇。在結構面向,社會福利制度給予越多支持,基礎設施良好則有益於選擇獨居;在個人面向,獨居也意謂著需有足夠財富,畢竟許多維生服務仍需從市場購買。按照英國調查,獨居者支出有9成是高額貸款或是稅金,且常常入不敷出,以致難以有良好儲蓄;相對而言,如果有配偶,則更願意負擔購屋,否則會選擇租屋方便移動。

高齡者為何獨居?

高齡者獨居原因,其一是因為女性平均餘命較長;第二,是嬰兒潮世代老化;第三,則是已婚有偶者逐年下降。獨居比例提高不完全因人們選擇不婚所致,反倒是離婚或喪偶的比例提高影響較大。

2013年和2017年台灣的老人生活狀況調查指出,老人理想居住安排逐漸改變,想要與子女同住的比例下降10%。在這樣的居住安排變化下,則觀察到高齡女性比起男性更傾向獨居,且比起跟配偶同住,更想要與兒女同住;而高齡男性則傾向於和配偶同住的比例較高且有上升趨勢。

總而言之,獨居選擇需要強而有力的支持,例如親屬可以立即給予陪伴,長者自身需有良好健康,輔以健全的經濟條件,才能保有生活品質與穩定、自主權與隱私權滿足等需求等。

以屏東為例-獨居對人的生理與心理影響

柯玫老師表示,在屏東縣進行獨居長者相關研究過程中,發現高齡長者在有緊急救援需求的同時,也有長輩有心理支持的需求,例如部分長輩啟動救援系統的原因,只是想要有人跟他說說話。

台灣的列冊獨居長者有兩種類型:第一種是自己獨居,無含子嗣住在附近,或子嗣住在附近但感情疏遠;第二種是雙老同住,但無子嗣住在附近,或另一方為需要照顧的身心障礙者或被照顧人口。

獨居長者的生理特性,在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IADL)的評估中,絕大多時候是自我照顧功能佳,也意味著獨居長者身體狀況,反而比與家人同住長輩更好;但針對有服務需求的獨居長者,在分析服務資料庫後發現,無法獨立外出、自行備餐以及維持空間整潔是生活危機的最大影響因子;另外,獨居長者也有社會鄰里關係衝突的議題。其中,特別應關心獨居長者摔倒的議題,如缺乏妥善協助,摔倒的後果則會造成長者快速衰老。

在心理層面,柯玫老師曾經以15位長者為個案,進行深度訪談的初探研究。發現長者的生理狀況良好,但心理狀態較差,不喜歡新的事情,寧願待在家裡;儘管對生活尚稱滿意,卻也對生活感到恐慌。

「獨居等於孤獨嗎?」柯玫老師問到

老師說,儘管在科技的日益發展下,網路社交媒體越來越多,但人卻可能越來越孤單;如一個人可能生活孤立,卻不感覺到孤單,因為有一種孤單是享受獨處,另一種則是傷及身心的孤獨。因此,孤獨應是對於社會關係的主觀評價,既有可能無法融入社會,也沒有談心依附的對象。有研究指出,年輕人更孤獨,但長者反而較少感到孤獨的,主要是因為長者人生閱歷較豐富,對於孤獨更有抗壓性,容易向下比較而感到滿足;相較於長者,年輕人則更習慣於社交媒體的使用,經常會有向上比較的狀況(例如念書時看到朋友在旅行,相對不滿足感增加),反倒產生更大的孤獨感。

誰最孤獨?孤獨感因素之初探

柯玫老師運用2017年社會網絡變遷調查,發現孤獨感隨年齡有差異。孤獨感在19–29歲與80–89歲達高點,低點則是40–70餘歲之間,意味著年輕人與較高齡長者較容易有孤獨感。那麼,獨居的人會感覺到孤單嗎?實際上,居住安排並不會明顯影響孤獨感;但如果是特定年齡族群-如55–64歲即將退休的人,加上獨居才會和孤單感有明顯的關係。另外,如有教育程度越低、無人陪伴、社會網絡小等要素,孤獨感也較強。

孤獨感已證實會影響身心健康危機(增加心臟疾病機率與中風風險)、提高死亡風險、認知功能變差、憂鬱與自我傷害風險變高等。這也導致另外一個議題-孤獨死,意指獨居者死後,經過數日才被發現的狀況。

在社會層面,可以發現獨居長者的社會支持較弱,低於有配偶或與人同住的長者;有六成長輩大多喪偶、無子女在附近、缺乏人吐露心事與找人協助,且希望有政府單位可以關心他們;在資源介入面,獨居因為較少的親友支援,反而更希望有正式資源支持,如能提供基本的居家修繕。

因此,獨居長者最大的需求是心理支持,包含訴說心事與排解負面情緒,且希望有家人可以提供情緒支持;至於社會支持薄弱的情況,多為目前的政策介入協助的方向,但對此長者認為不需協助,反而多有排斥。

柯玫老師說,獨居長者就曾經將緊急救援通話系統,作為心理支持的管道,不一定是有緊急需求,而是長者想找人說說話。

獨居、孤獨與社會孤立的關聯

獨居是一種社會居住安排,但孤獨是主觀內在感受,是實際/期望社會關係之間的落差;社會孤立則是一種客觀的檢視,意味著個人有較少的社會支持,不一定會帶來孤獨。

但目前研究指出,如果長期經歷社會孤立,就可能導致孤獨。相反地,持續孤獨也會加劇社會孤立;此外,孤立也會引發對社會威脅地無意識監控,反而導致睡眠減少,也影響到賀爾蒙。因此,社會關係非常重要,如有充分的人際互動與社會支持,往往能促進幸福感與健康,而好的童年經驗與伴侶關係也有助於達成長壽。

本場次專題演講由施堯啟老師主持

結尾-獨居時代的生活觀

在本場專題演講的最後,柯玫老師以「獨居時代:一個人住,因為我可以」一書作結尾,勉勵大家不要用標籤的角度看待獨居。相較於過去獨居者被當成一種風險,現在是獨居多為有能力者的選擇,但也不意味著獨居無需關懷。實務上,我們觀察到一些獨居長者,確實缺乏工具性與社會性支持,面臨較高的生活風險。

在最後的提問環節,提出包含獨居長者心理支持、退休銜接、志願服務參與等問題,展開了獨居生活想像的諸多討論。而陳芳珮老師也指出大多數同學仍將獨居現象「問題化」,並提出當芬蘭經驗是仰賴國家提供基礎服務時,台灣普及的便利商店或美容院等社區基礎設施,是否有機會創造獨居友善城市,以及AI應用可行性;主持人-施堯啟老師也提醒,未來政策的思考方向,是福利體制能否針對獨居安排進行設計;對此,柯玫老師亦回應儘管獨居有可能是選擇,甚至是一種意識型態變遷,但我們也應關注到這群非自願成為獨居的人,儘管政策的投入時常有其侷限。

海報製作:王芷庭

照片攝影:鄭偉銘

行政業務:陳佩吟

統籌策劃:王舒芸、鄭清霞

演講結束後,本系與會老師、同學與陳柯玫老師合照

--

--